成功的教育在于有效地倾听。为加强师生间交流,了解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状况,掌握学生合理诉求,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1月9日下午14:00召开以“倾听学生心声,共促教学发展”为主题的期中学生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按课程分为三个会场,分别由三位教研室主任刘奔前老师、陈志操老师、孙澄澄老师主持,童安宝老师、张锦亚老师、张洁老师记录,来自各个不同院系的班级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座谈会主要围绕思政理论课教学条件、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讨论,到会学生代表各抒己见,大部分同学对目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示满意,认为大多数教师教学态度认真负责,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生动深刻,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同学们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会场,陈志操老师整体介绍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授课情况,并明确了本次座谈会的目的。到会学生代表依次踊跃发言,积极反馈了广大同学关于教学条件、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问题的意见。在教学条件方面,学生普遍认为学校设施完善、资源丰富、环境卫生干净,但也反映了施工噪音大、上课电脑系统卡顿等问题;在课堂教学方面,学生普遍认为教师教姿教态端正、教学态度认真、教学内容充分、教学互动率高,但同时建议教师更多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坚持教育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学管理方面,学生普遍认为班级班风良好、学校督察较严格、学风建设较好;最后学生反映了出行不方便、餐厅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希望学校加以帮助、加强监督。会上,陈志操老师根据到会学生代表的反馈进行总结发言,并对之后学院的教学改进方向与建设作出了明确表态。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会场,孙澄澄老师首先阐明了本次座谈会的主旨,殷切希望到会学生代表畅所欲言,真实反馈同学们对《纲要》课程的授课内容、方式、手段、效果、课堂考勤和课堂纪律等方面的意见。会上,每位学生代表根据不同任课教师的不同表现,结合各班同学的实际情况,真实表达了同学们的所思所悟。其中不少学生认为每位任课老师授课流畅自然,并且各具特色;课程整体把握度较高,与时俱进,巧妙地将知识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课堂内容生动多彩,真正做到讲好“中国故事”,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度。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有待加强,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在保证授课内容完整度的同时更加突出重难点;在兼顾教学进度的同时同学们希望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来给大家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历史电影体验。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座谈会学生参与度高,各抒己见,大胆提出问题,为加强马院的教学教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现实依据。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会场,到会学生代表积极踊跃发言,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课方式、课程内容、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授课情况反映良好,他们普遍认为老师上课非常用心,生动有趣,准备的课件小视频很能够激发兴趣,课堂讨论也能够给同学们提供很好的展示空间和平台,总是能够结合生活的实际案例展开思政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此外,学生也提出了一点意见与期待, 如:在教学分配上,希望老师放慢讲解速度,注重书本与课件之间的联系;在教学方式上,多增加教学活动形式,提升课堂师生间的互动性;在教学内容上,学生普遍反映马原课程相对较难,可以在课本重点部分多些讲解。会上,童安宝老师对学生代表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刘奔前老师针对此次座谈会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与回答。
会中,各会场老师都一一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类生活问题与学习困惑,并于会后进一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分类整理,积极与代课老师及时反馈、认真研究、深入探讨,共同推进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抬头率,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本次学生座谈会搭建了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公共平台,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学院将继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倾听学生心声,回应学生关切,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断增强同学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高水平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文:童安宝、张锦亚、张洁、孙澄澄/图:童安宝、张锦亚、张洁/审核:吴玲)